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

評論一本翻譯書,與評論原書,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

為教授

講員簡介:台灣科學史學家。哥倫比亞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,現任國立陽明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、國立陽明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。十年來引領台灣的STS研究,並辦有東亞科技與社會國際英文期刊(East-Asia STS, EASTS),為亞洲科技與社會研究之重鎮。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中文版三位翻譯者之一。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傅大為,2001, July, 「從翻譯書的認識論到大學教育中的翻譯書」,

當代雜誌,167期 ,頁44-57。

(本文最後的註解號碼有誤,需要全部減一。本文另有電子檔案,歡迎 email
索取:dwfu@mx.nthu.edu.tw)


傅大為 10/Jan./'02

4.1, 通常,前三種錯誤都不是零星、可以侷限在書中一小部份,而是系統性的。
不小心誤讀若有,通常很少,而且可能與一個「過度熱心」的譯者有關。


5,評論一本翻譯書,與評論原書,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。所以,若是評論
一本翻譯書,但卻不評論其翻譯,假裝其為原文書,則是不負責的行為。


6,對一本翻譯書進行最好的翻譯評價,便是對之進行「譯評」,集中評論其
翻譯。

6.1, 台灣出版翻譯書,可說充斥於市,但是好而廣為流傳的譯評,雖然十分需要,
但卻寥若晨星。

6.2, 台灣出版一本翻譯書,書中的導讀、推薦、甚至是原作者對之推薦、或是
報章對之的書評等,如果沒有真正討論到該書的翻譯,即使寫這些文字的人是
再大的學者,對此翻譯書的翻譯,都需十分小心,不可輕易相信推薦與導讀。


7.2, 如果妳對該領域並不熟悉,千萬不要以為該書讀來「言之成理」、「頗為

通順」,或認為該出版社「有名」、或推薦者是「大牌教授」等,就認為該書
翻譯的不錯。一本翻譯書的文字與說理,通常出版社的編輯都曾「順過稿子」。



7.3, 如果妳是個老師,在還沒有確定一本翻譯書的翻譯品質前,不要推薦該書,

小心誤人子弟。

8,除了外文文法外,在翻譯外文理論或歷史性文字時(如 STS 譯文的翻譯),
關鍵性的概念與理論名詞的翻譯很重要。而且通常越是深刻而重要的概念,
越沒有現成配對的中文可供翻譯,除了審慎選字、甚至造詞之外,善為利用
譯註或校註,也是個好辦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